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影响的剖析

点击数:374 | 发布时间:2025-09-11 | 来源:www.guixh.com

    1、新会计准则给商业银行报表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目前以下三个方面:

    1、需要对买卖性、可供供应金筹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与应收款项按实质利率法以摊余本钱计量。

    2、需要使用将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提取金筹资产减值筹备,并且金筹资产减值筹备一经提取,即不能转回。

    3、需要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买卖性金筹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计入目前损益。

    2、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主要项目中的运用。

    国内会计准则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筹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规范。国内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金筹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分类。其中,金筹资产分为四类:其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筹资产;其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三,贷款和应收款项;其四,可供供应金筹资产。第一类金筹资产可进一步分为买卖性金筹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筹资产。上述1、四类金筹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金融负债分为两类:其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二,其他金融负债。其中,第一类金融负债可进一步分为买卖性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且该类金融负债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筹资产和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可供供应金筹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

    3、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报表的正面影响。

    长期以来,会计以历史本钱计量为基础,以配比原则作为收益计量的主要办法。它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具备客观性、真实性与可验证性等优点,过去非常不错的服务于过去的工业年代,但却远不可以适应信息和常识年代的需要。历史本钱所反映的价格只不过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的,而不可以反映企业在持有资产期间由于经营环境变化而引发的企业持有资产的价值变化。公允价值计量是依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从而能准时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能在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公允价值计量能愈加真实公允地揭示国内上市银行的经营营业额、财务情况和风险管理信息,有益于增加市场约束和透明度,并能及早地发现和处置银行危机。衍生金融工具根据公允价值纳人表内核算,这也致使国内上市银行所从事的高风险金融投资能准时地反映在其财务报表中,致使国内银行监管机构可以更直接地获得有关信息,为其更好地履行其监管职责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市场投资者可以更直接地知道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状况,增强了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4、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报表的负面影响。

    1、混合计量导致银行收益及其资本的波动。

    在银行业中,对买卖项目和银行项目管理时,一般会使用买卖账户来对其银行账户中的利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而在实务中部分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部分金融工具仍使用历史本钱,因此,这种混合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对称性会引起银行收益及其资本的非必要人为波动,而波动性的增加会向资本市场传递额外风险的信号,因而投资者会需要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而提升银行的资金本钱。

    2、公允价值的运用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规模。

    贷款是银行的职能之一,公允价值需要对资产和负债在期末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因此致使的收益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没反映出银行在

    长期资金提供上可能带来的收益。
    3、过多的主观估计影响信息的靠谱性。公允价值是打造在市场发育好的环境下,当缺少相应市场信息

    时,对银行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包括了过多的主观估计,这类主观估计损害了公允价值的客观性,使其相对于现行混合会计计量模式的优越性没办法得以体现,使公允价值变成只是定义上的优越。

    4、对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带来很大的挑战。公允价值的应用给银行会计核算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一是入账价值

    的确认问题。二是会计核算方法。
    5、过多的主观估计变成调节收益的又一工具。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只须对估价程序作些许改动就可能对计量结

    果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公允价值本身应依据市场的原因来进行买卖价格和资产价值的,市场原因本来是客观的,但因为市场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极大概让银行业借助市场的这种不确定性而随便进行主观判断,或有可能成为调节收益的又一工具。

    5、启示与对策。

    上述剖析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要紧定义与很多实质重大问题还没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它的推行确实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因此,大家要充分考虑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手段。怎么样有效地解决推行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是银行业急切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

    1、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2、提取充足的资产减值筹备以应付风险。
    3、加大对银行内部治理的监管。
    4、审慎用公允价值。对于会计准则拟定者而言,会计准则的拟定与进步要考虑公允价值

    计量对银行业乃至金融稳定的影响,认真听取来自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各种声音,加大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之间的协调,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的推行。会计准则拟定者与银行监管机构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能够帮助形成一种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更为兼顾的方法,致使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风险管理实务之间,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监管政策之间获得协调一致,能够帮助帮助财务报告编制者和用户更好地理解那些估计靠谱的、可鉴证的公允价值的实质办法。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